专注实验室自动化

重组免疫印迹实验简介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6日

印迹法将生物大分子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转移到固相载体上,转移后的固相载体经淬灭试剂处理后,用适当的溶液漂洗,置于含底物或探针的溶液中孵育,可与对于的探针反应,显出特异条带。常见的印迹法有SouthernNorthernWestern印迹法,分别用于检测DNARNA和蛋白质。其中Western印迹法又称为免疫印迹法。

免疫印迹是根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检测复杂样品中的某种蛋白的方法。Western blot是在凝胶电泳和固相免疫测定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免疫生化技术。由于免疫印迹具有SDS-PAGE的高分辨力和固相免疫测定的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现已成为蛋白分析的一种常规技术。免疫印迹常用于鉴定某种蛋白,并能对蛋白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免疫印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后,经PAGE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例如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固相载体以非共价键形式吸附蛋白质,且能保持电泳分离的多肽类型及其生物学活性不变。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与对应的抗体起免疫反应,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起反应,经过底物显色或放射自显影以检测电泳分离的特异性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成分。该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检测蛋白水平的表达。
       免疫印迹法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电泳,SDS-PAGE分离各蛋白组分;第二阶段为印迹,将蛋白质从凝胶转移到固相载体;第三阶段为免疫检测,依次与一级抗体和标记的二抗体反应,通过底物或激发光激发显色,观察目的条带的有无。在艾滋病病毒感染中此法作为确诊试验。抗原经电泳转移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后,将膜切成小条,配合酶标抗体及显色底物制成的试剂盒可方便地在实验室中供检测用。根据出现显色线条的位置可判断有无针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

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ecombinantimmunlbindingassayRIBA)与免疫印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特异性抗原不通过电泳分离转印,而是直接分条加在固相膜上。RIBA已用于血清抗HCV抗体的测定和分析。RIBA将各种抗原成分以横线条式分别吸附在硝酸纤维素膜的膜条上,放于特制的长条凹槽反应盘中与标本(一抗)和酶标二抗温育和洗涤,最终加底物显色后,显色条带提示血清中存在有针对这一吸附抗原的特异性抗体。根据条带的粗细和显色深浅,还可粗略估计抗体效价。RIBA十分适合于含复杂抗原成分的病原体抗体的分析,除抗HCV外,也成功地用于抗HIV抗本的测定。